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农快讯

推动产业兴旺 做实脱贫支撑

时间:2018-01-08 18:26:16  来源:  作者:

           编者按:1月5日上午,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在职工活动中心举行委员大会发言,市农办主任、市政协委员朱冬明代表农业界就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加快推进全市脱贫致富进行了大会发言,反响很好,评价很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雪荣、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邱丽新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全体政协委员、市直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听取了委员发言。在听取委员们发言后,刘雪荣、邱丽新对委员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委员们的发言聚焦精准,分析透彻,建议有力,成果丰富,体现了政协委员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朱主任政协发言.jpg

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雪荣书记的亲自谋划大力推动下,全市上下大力推行“政府+市场主体+银行+保险+贫困户”“五位一体”扶贫模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兴富业、刨穷根的造血式脱贫路径涌现出了麻城、红安光伏扶贫,罗田黑山羊产业扶贫,黄梅稻虾综合种养扶贫,黄州都市休闲农业扶贫等一批产业扶贫典型。我市产业扶贫的实践成果和创新经验,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全省推广。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扶贫产业支撑力不强,市场主体带动力有限,贫困户自我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黄冈作为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要按期实现“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的目标,必须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坚持把提高产业扶贫质量放在首位,立足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提高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率、提高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的比率、提高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率等三个比率,做好发展大产业、做强大主体、促进大合作“三大”文章,以产业兴旺推动全市整体脱贫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

一、发展大产业。产业不在于多,而在于大、在于精、在于强。一是把资源用好。发挥宜种宜养、绿水青山优势,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聚焦“个十百千”工程,大力发展规模化、生态型、产加销结合的农业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扩大覆盖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把特色放大。推动像“罗田一只羊”(黑山羊养殖)、“蕲春一棵草”(蕲艾产业)、“英山一片茶”(茶叶产业)、“麻城一朵花”(菊花产业)和5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特色产业的提质增效,把小品种变成增收脱贫的大产业。三是把业态做新。实施“三乡工程”,培育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依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多次增值、贫困户多环节增收。

二、做强大主体。满天星斗,不如一轮明月。产业扶贫关键在于做强大主体、形成大龙头。一是搭建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为载体,以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着力引进和精心培育一批有较大生产经营规模、较强市场竞争力、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市场主体。二是重点扶持。集中整合土地、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和涉农建设项目,重点向“三园一体”和龙头企业倾斜,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力军。三是完善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与贫困农户结对帮扶制度,引导市场主体根据帮扶对象的资源条件,量身定制结对帮扶方案,实现龙头企业和贫困户资源互补、各取所需、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三、促进大合作。“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产业扶贫根本在于促进产业、利益、精神的大合作,实现产业全覆盖农户稳脱贫。一是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村为单元,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普遍建立村两委牵头、市场化运作的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将其打造成一支土生土长、抱团发展的致富领头雁。二是拓展合作新路径积极探索农村产权交易、农村金融合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新途径,大力推广土地流转、托管服务、入股分红等新方式,让传统家庭小生产融入市场化、规模化的新型经营大浪潮,确保贫困户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三是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针对贫困户的结对帮扶、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形成政府推动、主体带动、群众主动的产业扶贫“大合唱”共同推动全市产业扶贫再上新台阶作者系市农办主任、政协委员  朱冬明)

Copyright © 2015 黄冈市农办 鄂ICP备1201098号
主办: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