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农产品加工

省委党刊《政策》杂志探寻我市改革经验——务实改革的黄冈实践

时间:2016-05-17 14:54:30  来源: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近几年来,黄冈市大力发扬大别山革命老区“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精神,紧紧咬住“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务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创新市校合作机制建设、大别山金融工程、“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模式、教师队伍县管校聘改革、创新从严治党工作机制等一批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受到国家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不少改革项目被大力推广。
  近期,我们深入黄冈市,认真学习调研,努力探寻他们务实推进改革的秘诀。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不无的放矢
  谋划改革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注重
  现实针对性,强化问题导向,精准发力。
  黄冈的问题在哪里?黄冈的实际是什么?黄冈改革的蓝图该如何描绘?这是摆在黄冈市改革谋划者面前的第一道题。如果简单地按照上级部署和方案照葫芦画瓢,就算不上在认真答题。摸准问题、有的放矢,市委书记刘雪荣对市情有着清醒的认识:
  黄冈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11个县市区中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基础设施薄弱,扶贫攻坚任务艰巨;5个县市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地位重要,局部地区生态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产业特色突出,但工业发展水平依然落后,发展是最迫切的任务,而且要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道路;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拥有武汉城市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多项战略机遇;在推进“四个大别山”战略中,提出了“双强双兴”路径,在体制机制、项目建设等多方面先行先试,进行了探索创新,积累了不少改革经验。  
  同时,黄冈和其他地区一样,在经济、社会、生态、党建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比如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政府管得过多、过死,行政审批效率不高,企业融资难,等等。
  黄冈将这些认识融入到改革谋划中,针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和党建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及其之间的高度关联性,注重改革的系统总体性、协同整合性、历史延续性和现实针对性,既全面推进,又突出重点。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强力推进“363”重点改革项目计划,构筑改革支点,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前一个“3”是“加快三大改革”,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文化体制改革;“6”是“推进六大创新”,即创新“双强双兴”推进机制、创新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机制、创新开展市校合作机制、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后一个“3”是“实施三大工程”,即实施基础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程、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程、实施作风建设常态化推进工程。
  务实谋划为黄冈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文章绘就了一个精彩的开头!
  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研,不盲目跟风
  制定具体改革项目方案必须做实做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精准把脉、精确制导,拿出接地气、攒底气、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使改革措施能够落地生根。
  黄冈在推进改革时,把调查研究、“解剖麻雀”作为破解改革难题,推进改革落实的重要抓手。市委书记刘雪荣、市长陈安丽坚持每年带头领题调研,指导推进重点改革。市委、市政府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2014年改革的“当头炮”,要求开展“解剖麻雀”,指导改革。黄冈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工作专班,历时两个月,对市区龙辰科技、瑞丰世家房地产等两家企业涉及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抽样还原项目审批服务事项复原图、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流程图和行政审批事项一览表,排查分析问题,找准了机制“病灶”,选定了改革工作的“切入点”,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专项清理,完善行政审批项目准入制度,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备案公示制,编制公示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强力实行黄冈市区基本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和经营范围性收费“一表制”改革。
  2015年,黄冈市继续将这项改革推向深入,围绕“一简三增”,即加大简政放权,不断增强市场、基层活力和造血功能,全面实行市区基本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收费“一表制”改革,一张表开列政府及部门的收费清单,推行“一站式服务”,2015年全年共受理项目97个,深受市场主体好评;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年累计办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8232份;探索同城通办模式,搭建网上便民登记系统,出台《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构建“信用监管、协同监管、社会共治”三位一体监管模式。
  有了黄冈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示范,各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市直单位都把“解剖麻雀”作为增强改革针对性、提升改革质效和社会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始终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地位,把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核心,在改革的专题调研中,深入排查政府运作、行政审批中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病灶根源”,找准改革的“着力点”。
  2015年10月,黄冈市又将黄梅小池开放开发机制创新作为重大课题,积极争取省市县联合调研,调研报告得到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批示,有力助推启动了小池开放开发新三年行动计划。
  坚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不急于求成
  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兴利除弊的艰辛过程,不是单场“百米跑”,而是一个接一个的“马拉松”,比拼的不是瞬时的精彩,而是长久的稳健,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久久为功的决心。
  坚持创新改革工作机制,黄冈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改革分类考评、领衔制、全域督察、改革约谈、主体责任清单、改革联络员职责规范、改革项目化管理、台账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有力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相关经验作法获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高度关注,受到省改革办充分肯定。
  针对革命老区区位不优、人才缺乏的严峻现实,黄冈将大力吸引人才、聚集人才作为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来做,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创性地推出了市校科研院所合作计划,以央校、央院、央所、央企为依托,在黄冈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借才借智,将合作对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自己的人才优势,为黄冈积累“人脉”和人才储备。
  为推进市校合作计划,黄冈从多个方面着手,努力形成合力。分管改革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崔永辉向我们介绍了具体情况。在组织领导方面,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挂帅的市校合作计划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市政府领导分管市校合作工作;创造性地组建市校合作办公室,作为常设性机构,负责市校合作计划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协调服务和督办考核等工作;建立实施了部门协同、市县联动、项目包保、检查督办、考核奖惩等体系化工作制度,推动市校合作进入常态化运作。在硬件方面,建设了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延伸、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智库、农产品供应、优质生源基地“一园八基地”,作为合作载体;建立了26个工作专班和57个高校联络工作站,负责落实市校合作具体工作。在政策支持方面,对来黄冈实习实训的大学生每人每月给予500元生活补贴,对来黄冈就业的大学生按标准每人每月给予500元房租补贴,每年1.2万元、0.6万元、0.4万元生活津贴,以及5-10万元购房补贴;制订出台《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的实施细则》,对急需优秀人才的引进给予一系列特殊政策。在工作推动方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上阵,市委组织部长和其他副市长各带领一个工作专班,一所一所高校、一家一家企业和科研院所推介黄冈、对接项目,一次次邀请它们选派人才到黄冈挂职、邀请学生到黄冈实习实训、到黄冈创业发展。于细微处见功夫,在这些具体、繁琐的工作中,显示了黄冈人的扎实作风。
  黄冈逐渐赢得科研院所和广大学子的信任,黄冈好人才的名声逐渐流传在外。经过2年多的耕耘,市校合作取得了极佳效果:签约引进光谷联合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40多个,吸引全国413所高校3.8万名大学生实习实训,建设了15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680个,9400多名大学生在黄冈创业就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国家和省级科研延伸平台92个,完成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115项,5个“国家千人计划”项目落户黄冈。
  2015年4月,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在黄冈召开,省委书记李鸿忠对黄冈开展市校合作的创举给予高度评价,称这是新常态下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黄冈样本、黄冈路径、黄冈作为!同年7月,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联合在黄冈召开“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推进会”,黄冈被授予“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保持战略定力:切合实际,不标新立异
  改革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但绝不是刻意地标新立异,吸引眼球。市委书记刘雪荣反复强调,改革一定要坚持立足地方实际,重点放在精准谋划改革的“自选动作”上,彰显黄冈特色,打造改革的优质“黄冈板块”。
  黄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既注重吸收、借鉴外地经验,又注重结合本地实际,推出改革的“黄冈精品”,着力解决本地实际问题。
  融资难是当前经济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黄冈也不例外。县域金融工程是被证明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把钥匙。黄冈将这把钥匙带回了家并进行了“升级”:在黄冈市一级推出了大别山金融工程,而不是仅仅在下辖的县市中实施这项工程。同时,黄冈还对工程的内容进行了“改造”,实施六个子工程:金融规划工程,对全市金融发展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形成大别山金融工程建设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产业金融工程,制订金融与财政扶持产业措施,制订融资办法,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产业互助基金和风险补偿金,发展融资担保业;企业上市工程,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制管理,系统开展上市后备企业的辅导和培育,完善上市相关制度,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开展与资本市场对接合作,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引导挂牌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金融服务创新工程,建立政银保深度合作新机制,为企业定制融资产品,发展保证保险新产品,推动信贷产品的创新和抵质押方式的创新,搭建金融与企业供求信息长效对接平台;金融中心建设工程,统筹推进各类金融与泛金融机构、各类要素市场、民间金融机构集聚,形成金融功能区和区域金融中心;金融管理机制再造工程,加强金融办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理顺融资担保、上市、小贷公司、基金、典当及金融要素市场建设管理体制,完善监管协调机制,深化金融生态建设,完善风险度量、管控、评价体系。这六个子工程和县域金融工程内容有相同和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这让大别山金融工程更接地气,更显实效。
  通过实施大别山金融工程,黄冈市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银行业机构已发展到31家,金融与泛金融机构达145家;产业金融配置不断突破,2014以来,全市贷款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5年贷款净增170亿元,是2013年全年的2.2倍;金融服务创新不断突破,设立风险补偿金,规模达到8.78亿元,推出了助保贷、集合贷、助创贷等系列创新金融产品;资本市场建设不断突破,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3家,全市在各类股权市场挂牌企业发展到166家,比实施金融工程前净增153家。
  坚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不追求轰动效应
  市委书记刘雪荣指出,改革要产生红利,让群众切切实实从改革中获得利益,有获得感,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改革才能取信于民,得到群众拥护。因此,改革必须实实在在解决经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为群众添福祉,而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一定要真刀真枪地推进改革。
  黄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抓住精准扶贫这个最大的福祉,力求显真情、见实效。在推进精准扶贫时,黄冈创新工作机制,出台《关于推进精准脱贫的决定》,确立“1234”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启动实施“1351”行动计划,建立“1+5+N”精准扶贫工作体系;组建省市县乡工作队3106个,向全市892个贫困村、433个后进村、175个难点村选派1357名驻村第一书记,组织74395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249808人;推行政府+市场主体+农户+银行+保险“五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在22个农机合作社创立了股份脱贫试点;启动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雨露计划”信息化改革;2015年,黄冈全市整合资金近22亿元投入精准扶贫,2016年计划整合52亿元。黄冈的精准扶贫经验受到《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推广和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在涉及群众利益的改革上,黄冈绝不含糊。2015年6月,武穴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改革示范区”。之后,武穴市着力落实改革举措:完善教师编制管理办法,推行“县管编制总量、学校按需配编”机制;完善教师岗位管理办法,推行“县管岗位结构、学校按需设岗”机制;完善教师人事管理办法,推行“县管教师身份、学校按岗聘用”机制;完善教师交流管理办法,推行“县管全域统筹、学校择优选派”机制;完善教师考核管理办法,推行“县管标准制定、学校考评执行”机制。通过完善五个办法、推行五个机制,武穴市城乡学校教师年龄、学科、学历、职称结构都达到了比较均衡的状态,农村教师结构不优等当前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择校”现象明显好转,城区学校平均班额由最高峰的80多人下降至60人左右,城乡中学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平均班额、教学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前跨了一大步。
  采访结束,我们深深感到,黄冈人很好地继承了革命先辈埋头苦干、朴实务实、奋力争先的优良品质和扎实作风,黄冈的改革一定会绽放出更多艳丽的花朵,收获更多的硕果!

Copyright © 2015 黄冈市农办 鄂ICP备1201098号
主办: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8号